本期主对威联通新品NAS Qu805-N355-16G 做个评测。
笔者用了大半个月吧,TS-464C2 的全部服务直接迁过来,新鲜劲还没过,换代升级(喜新厌旧)的爽快感确实很明显,3000多的八盘NAS搁谁谁不爽啊~现在双十一已经开跑,有想法的朋友真的可以抓紧行动!
神价方法放在文末,最低仅需32xx ?!
不少朋友应该已经在各大平台看过一些博主们的首发测评,因此本文尽量不去堆砌官方参数,会比较主观的分享体验感受,希望能给正在考虑升级或观望的用户一些更贴近实际的参考。
设备展示
威联通 Qu805-N355
跟硬盘摞一块儿,这NAS尺寸控制一代比一代精妙。
拿来与TS-673A的对比可以说小了一圈。不过人家内置电源还有PCie,也说得过去~
前置的一键复制,接口由A升级为C。
从背部设计来看,整体布局比上一代规整了不少,两组风扇位置对称,金属防护网板的几何线条也更利落。尤其是那六颗外壳固定螺丝,分布排列整齐太多!接口部分依旧集中在右侧,包括DC电源口、双2.5G网口、HDMI 以及两组 USB 接口(10Gbps),防盗锁孔也做了保留。
风道重新设计,但半天没看出门道。不过CPU的散热模块明显大了好几圈,并且去除了金属挡板。事实Qu805的整体温控表现确实不错,后文会展示。
内存位于CPU左侧,为DDR5的单通道内存。经其他用户分享,英睿达24GB单面内存确定能够成功扩容。
一些局部特写,喷砂处理的亚光黑涂层还是比较耐看的。
硬盘
两条SSD:西数红盘 SN700 500GB(系统),三星 970 EVO Plus 250GB(缓存)
八块HDD:希捷酷狼Pro 30TB(Raid5)
题外:硬盘现在的价格已经不敢恭维,估计26年都停不下来。撰稿时看到威联通官号发布篇文章,带盘套餐的话的确能便宜些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瞅瞅 = =
QuTS hero 系统(ZFS)
QuTS hero 定位是企业级系统,威联通首次下放的消费级机型为 TS-h973AX ,后续还有TS-X73A,TVS-675几款机型。首次下放到家用机型则为 TS-464C2,TS-466C,TS-664。
最近的 QuN05 系列在发布的同时也说明支持QTS与QuTS hero,那可以预见的是威联通在今后的家用旗舰款应该都会同步系统支持。
我需要 QuTS hero 系统吗?
一般家庭用户、使用家用级机型,尤其是不打算扩充内存的朋友我个人并不建议使用。
QuTS hero 基于 ZFS 文件系统,主打的是更强的数据保护能力与数据校验机制。它能提供更高的容错率与数据完整性保障,适合对数据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专业用户或企业环境。
如果你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影音播放、文件备份或家庭多媒体中心,QTS 系统已经足够。而若你更关注长期数据可靠性、快照效率或大容量存储池性能,QuTS hero 会是更好的选择。
主要考虑因素还是设备的配置问题:ZFS会消耗大量内存,包含高速传输、重复数据删除、ARC、Cache等等。若咱们要使用,则可能需要进行升级至更大内存,毕竟附赠的16GB属于起步标配。
实际表现&疑问解答
Qu805 在开关机速度以及系统流畅度方面提升明显,虽然还是跟新势力NAS有所差距,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个人将其作为主力NAS。性能释放、散热等表现也都会在文中提及,表现都很不错。
换机麻烦吗?
同系统迁移轻轻松松,旧机器关机拔盘,插到新机通电开机,就这么简单~除了做系统盘的固态我个人有强迫症外,做Raid的盘也不论顺序,排着插入就行。
威联通官网提供迁移查询,以及详细的注意事项,有迁移打算建议细读。
我们唯二要做的是登陆 QNAP ID,以及更换设备IP(到路由器中DHCP换回),Docker的端口以及其他网络配置之类完全不用操心。
开关机速度
首先是开关机时间,过程中浏览器不关闭,等系统重启后完成会自动刷新出登陆界面。如下图所示,完整重启过程 6分52秒,也就是七分钟左右,巨大提升没毛病~
从上图的日志中可以得出,威联通NAS的重启过程是「1分钟安全关机 + 5分钟左右逐步开机」,另外还有1分钟左右的后台服务依次加载。
威联通之所以慢,是因仍采用“老实”的策略:硬件自检,硬盘逐一上电,系统内核,卷挂载和校验,为了避免冲突、保证依赖关系服务也会按顺序加载,直至设备真正进入稳定可用状态。
系统响应速度
以动图形式展示加载速度,为了控制图片体积只做降帧处理但并未调速。
外网WEB端访问,输入密码回车到桌面加载完毕在2s左右,这个跟你当前网络状况也会有一定关系。
然后挑几个我认为常用且过去加载较慢的应用:「存储与快照总管」,「File Station 6」,「网络与虚拟交换机」。
文件总管升级换代后,真的丝滑太多了,其他App希望抓紧跟上。
「存储与快照总管」。
最后是「网络与虚拟交换机」。
文件传输速度
八盘在Raid5组台下,通过SMB将NAS挂载到Windows电脑,来回拷贝大文件。读写都是280MB/秒,速率非常稳定。
我没条件试验SMB多通道以及链路聚合,有测试过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分享~
抗压表现
我个人认为,威联通 NAS 的性能压力测试其实无需依赖第三方软件。只要同时启用「Multimedia Console」、「AI Core」、「Qsirch」等核心应用即可。几项任务会同时触发文件上传、高级索引、AI 识别、高级缩略图生成等多线程操作,此时系统的 CPU、内存、缓存调度都会进入高负载状态,能否流畅运行,就是最真实的性能表现。
PS:Qsirch目前已经免费,不生效的朋友可以尝试更新App或者固件!
且这些系统任务的并行调度逻辑完全由 QTS 自主管理,而非简单按照 CPU 核心数量来分配线程,因此这种测试方式比纯理论跑分更能体现 NAS 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综合表现。
在我过去的经验中,如果一次性批量导入大量文件,让这些服务同时执行索引与缩略图生成等任务,Web 端偶尔会出现短暂卡顿或假死现象,需要等待系统完成任务后才能恢复。这种假死现象虽然挺难受,但其实也恰好说明系统正在全力调度资源,反而是最能体现 NAS 实际性能极限的时刻。
如题。我 iPhone 和 vivo 存储的各种照片视频同时上传,NAS并发执行上述的各种任务。
从长时间的监控数据来看,系统整体表现稳健:CPU 使用率维持在 50%~83% 区间,内存与缓存调度良好,没有出现资源溢出或延迟积压。
其实这个表现已经预料到,毕竟隔壁上架的N100、N305表现都已经很不错,更何况N355。
转码性能表现
内网环境下,通过部署 Jellyfin 网页端直接播放 NAS 中的视频,硬件加速选项选择「Intel QuickSync(QSV)」,这部分也没啥悬念。
片源是一个 25.9 GB 的 4K HDR(HEVC Main 10 + HLG) 文件,视频码率 35.8 Mbps,属于高动态范围、宽色域的高规格片源,音频则是 AC3 6声道 448 kbps。
播放原画质,刚打开时CPU核心负载从27%(跑着Qsirch)升至52%,视频几乎秒开。如果只是正常观看、不拖动进度条、不频繁跳转片段,那 CPU 占用会在短时间处于 50%~60%,随后会迅速回到 20% 左右并保持稳定。
连续拖动进度条也没啥大延迟。
接着进行转码测试,手动降至最低分辨率,触发 NAS 的硬件转码。
转码时 CPU 占用会短暂升到 50~60%,然后回落至常态。
温度控制&噪音
新品发布那会就在说 QuN05 系列的风道、散热进行了重新设计,实测表现也的确让人满意。Qu805的温度控制脱胎换骨。
前文提到过,所有HDD组成 RAID5 阵列运行,让系统在进行 AI 索引与 Qsirch 搜索时,同时承担 RAID 校验与同步操作。RAID 模式下 CPU 需参与数据校验计算,不仅考验处理器的多线程调度能力,也能检验内存与缓存策略是否高效。
机器运行在客厅,空调下室温大概在26~28度左右。任务持续运行约 30 分钟左右。在威联通的「控制台」-「系统」-「系统状态」-「硬件信息」中可以查看状态。
在温控表现上,CPU 温度最高约 59°C,系统温度 36°C,八块30TB的酷狼Pro温度分布在 40°C~46°C 之间,风扇转速约 1000 RPM,即便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,也没有出现风扇频繁启停或噪音骤增的情况。得益于两个巨大无比的散热模块,固态硬盘的温度控制也相当不错。
待机情况下的温度图忘记记录,以下是五块4T机械盘的待机情况,这个表现也是非常亮眼的。
综上说明 Qu805 在风道布局与温控上确实进行了优化,相比上一代 TS-464C2,整体的散热效率与系统稳态更优,用户可以获得持续、安静的运行体验。
最后总结
可能听起来有点扎心,但这代威联通 NAS,无论是配置、价格,还是整体使用表现,确实已经不是上一代能相提并论的了。Qu805 完全是给家庭或是个人创作者的高效轻量机,3400左右的价格,N355,八盘,还要啥自行车呢!
不过要说去碰瓷 TS-673A、TS-873A,那还是洗洗睡吧,根本不是一个量级~
目前JD会场主页,可膨胀不同大小的红包(150/75/60等),我自己试了试开到60(应该最低档),但也能轻松追上首发的BUG价。
第一波活动已经结束,第二波在10月14号晚,有秒杀活动,可以留意。祝大家都能开到大券!
评论区